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彭城窯元代魚藻紋盆賞析

元代磁州窯生產仍然非常興盛,彭城鎮所屬窯場遍及鎮內及附近幾個村莊,陶瓷生產蔚然可觀。元代彭城磁州窯主要代表品種為厚唇碗、白磁片、四系瓶、大盤、魚藻紋盆、方形枕、龍鳳壇、玉壺春瓶及梅瓶等。其中魚藻紋盆為元代彭城窯最優美產品之一,彭城窯成為元代魚藻紋盆生產最集中的基地。

        這件出土於彭城二裏溝窯址的魚藻紋盆,器型碩大、雄渾、敦厚,其造型特徵為圓唇、敞口、寬圓沿或折沿、斜腹、平底,口徑46.5、底徑27、高12.5釐米。盆口為臺階口,口沿平坦光滑,盆底非常厚實,厚度達2釐米以上。魚藻紋盆採用拉坯成型製作,外施黑釉,內施化妝白釉,裏白外黑對比分明。盆大容量自然大,寬大的口沿便於搬動。在使用功能方面,魚藻紋盆與其他磁州窯產品造型意匠如出一轍,顯示出其很強的實用特點。在盆的正中央由三條圈線形成的圓底內,畫一條遊動的鯉魚,魚張著鰭,活靈活現地向外吹著泡,魚的兩側是由於魚的遊動,而被卷起的水草,形成一縷一縷狀。魚藻紋盆的盆壁上,以兩對相對的大葉牡丹紋分割成兩個開光,在開光框內繪有碩大、肥嫩的折枝菊花紋。魚紋描繪用筆精細。魚的嘴、眼、鰭、翅、尾、鱗等均清晰可見,生動、逼真。主題畫面用墨暢酣淋漓,一鼓作氣,一氣呵成,洋溢著中國傳統繪畫的神韻。

        由於元時統治者保留了遊牧民族坐臥生活習俗,魚藻紋盆造型成為頗具時代特點與民族風格的器型。魚藻紋盆由於器型碩大,很方便進行大面積紋樣裝飾,多為白地釉下黑彩繪畫裝飾。自元代起,彭城窯裝飾技法開始出現簡略化傾向。白地黑花裝飾中有的從釉下彩轉向釉上彩,以適應快速和大批量生產需求,如碗、盤、甚至瓷枕均採用釉上彩裝飾。不過出於對魚藻紋盆產品使用功能考慮,則仍然採用傳統的釉下彩裝飾。由於紋飾居於釉下受到釉層遮蓋,且在高火部位燒成,魚藻紋盆由於燒成中熔釉多有向下沉積,故盆底往往呈現釉汁肥厚,具有炯亮閃光及很美的玻璃玉質感。

        彭城窯畫匠對魚紋的描繪方法豐富多樣。一是寫實摹寫,盡力真實反映生活中的魚。二是對魚紋更多採用藝術加工方法,將自然界中的普通魚兒,創作成優美的極富民俗含義與吉祥圖騰的藝術形象。

        磁州窯畫匠將各類優美的魚紋繪在盆內,顯示出他們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智慧與聰明才華。該魚藻紋盆作為磁州窯典型且精美的產品,造型與裝飾紋樣形象珍同拱璧,均具有豐富的美學與欣賞價值,飽滿、爛漫的菊花,象徵著花開富貴,魚紋則象徵著連年有餘的吉祥涵義。從這件魚藻紋盆作品還充分顯示出民窯磁州窯的卓越的技藝。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