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熱點評論:中國動漫能生產出「鉛筆小新」嗎

《蠟筆小新》的「爸爸」死了,全世界為之惋惜。中國觀眾沒有能夠從電視渠道看到《蠟筆小新》這部日本動畫片,很多人不認識那個頑皮、可愛、幽默並經常口無遮攔還帶點「色兒」的小朋友。但是,這並不妨礙一些人對於野原新之助以及他的創作者臼井儀人的敬意。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光盤、網絡認識了小新一家,喜歡他們,當然同時,不得不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防範他們。

  五歲的小朋友野原新之助的故事,究竟是畫給成人看的還是畫給孩子看的,其實已經並不重要。當下中國估計沒有多少父母想讓自己的獨生子女成為小新那樣的孩子,所以,拿小新當「模範生」來看,可能比小新的故事還要搞笑。但是,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在小新的世界裡欲罷不能,絕對不僅僅是為博一笑。不過,就算僅僅是為了小新的故事而開懷大笑,在當下也應該算得上是一種單純的低成本的享受。搞怪的小新故事裡,有親情的溫馨,有人性的溫暖,也有對成人社會既定規則的挑戰,有對虛偽價值觀的辛辣諷刺。當然,更有對沉重得令人窒息的童年的反思。臼井儀人死了,《蠟筆小新》不會再有新故事,但是其實,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小新」們的故事,哪裡講得完?

  話說回來,咱們國家的動漫產業如今也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所有的作品均未走出「模範生大事記」的範疇。成人動畫基本上還局限於各種短小的「FLASH」,兒童動畫市場上大獲成功的「喜羊羊」,從長相到性情,通通高大全,難怪不少小觀眾更喜歡反面典型灰太狼紅太狼。雖然也有個把「搞怪小孩兒」形象,但是一看便知,那些孩子的搞怪與野原新之助關係緊密、全無靈氣,效果比東施效顰還讓人難過。

  如果咱們的國情真的不適合有《蠟筆小新》這樣的作品出現,那麼,動漫工作者們,生產點「鉛筆小新」吧。把蠟筆的「澀」和「色」都去掉,為中國的三口之家們畫一些流暢的素描吧,真實地讓人們體會中國孩子們、中國父母們的喜怒哀樂,體會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返回列表